校訓
《文、行、忠、信》是本校的校訓,出自《論語:述而篇》:「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」。孔子當年設教杏壇以智育(文)與德育(行、忠、信)並重教導諸生。本校要求學生做到博學多聞(文)、敦品勵行(行)、盡忠職守(忠)、誠實不欺(信)。
文:
孔子重視文采,會說過「言之不文,行之不遠」。文,極有創新的意義,因為抱殘守缺,絕對是不能傳之久遠的!開拓創新正式現在新教育思維的目標。
行:
儒門更重視道德的踐行,所以又說「行有餘力,則以文學」。由此可以體會到順聯會辦學的目標是宏揚儒家的德育教化,要培養一個奉公守法、有道德、有承擔、有開拓的現代公民。
忠:
居仁由義,是儒家的道德理想,但不能口是心非,也不能只說不做。道德的踐履,要切切實實地反求諸己,這就是忠。若能忠,就可以不愧於人,不畏於天!
信:
信,常與誠並存,誠信是萬物的終始,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就如天道的四季運行,都是信而有徵的!